火爆农化招商网
  • 会员注册
  • QQ登录
您目前所在位置:病虫害防治 -> 大葱霜霉病
大葱病害防治图谱

大葱霜霉病

发布时间:2016/10/6 9:20:55  浏览次数:34776次

全株染病的越冬大葱,停止生长,株高降低;叶片加厚、黄变而弯曲。春秋阴雨连绵时,可形成白色霉层,黄变枯萎。再感染的大葱,叶片和花梗上出现黄白色长椭圆形大病斑,表面上有白色霉层,后变为绿色或暗紫色。严重时,病株呈淡黄色枯萎。该病斑上生出杂菌后,有时还形成黑绒状霉层。

大葱霜霉病病原

该病菌生成卵孢子和分生孢子。卵孢子在干枯的病叶组织内,而分生孢子在叶表面形成。病菌以卵孢子和菌丝形态附在叶片上越冬,翌年形成分生孢子后,成为初侵染源。分生孢子在夜间形成,白天飞散。泡于从叶片气孔处侵入,经5~10日潜伏期发病,叶表面形成许多分生孢子,成为再侵染源。

大葱霜霉病症状

霜霉病有系统侵染和局部侵染两类,病株症状特点不同。系统侵染的病株是由土壤和种植材料传带的病菌侵染所形成的,表现出全身性的症状。局部侵染植株只在被侵染部位出现症状。大葱被病原菌系统侵染后,病株矮化,叶片扭曲畸形。潮湿时在叶片与花茎表面形成一层疏松的绒毛状霉层,白色到淡紫色。干燥时叶片变为污白色或淡黄色,逐渐枯死。有时只有叶片部分发病,变白枯死。局部侵染的叶片和花茎上,产生卵圆形、圆形病斑,大小不一,白色或淡黄色,边缘不明显,潮湿时表面生绒毛状霉层,干燥时变为枯斑。叶片中下部发病,则叶片上方下垂干枯。霜霉病的诊断特征为病斑黄白色,表面生有白色到淡紫名绒毛状霉层,病叶软化易折。后期病部有时孽生腐生性真菌,出现黑霉,需注意鉴别。

大葱霜霉病发生规律

田间病残体中的病菌卵孢子和鳞茎中的潜伏菌丝体为主要初侵染菌源。卵孢子在土壤内病残体中可存活数年。葱类种子中有菌丝体潜伏,种子表面也可粘附卵孢子,但带菌种子能否传病尚未有定论。越夏或越冬的卵孢子以及鳞茎传带的菌丝体都能侵染幼苗,形成系统侵染病株。秋播葱苗染病后,菌丝在秋冬季节随生长点在体内蔓延,2~3月间即出现系统侵染症状。病部陆续产生病原菌的孢囊梗和孢子囊。孢子囊随风雨和昆虫传播,接触叶片,在叶面水滴中萌芽,产生芽管,由气孔侵入,形成局部侵染。叶片和叶鞘发病部位的病菌向基部蔓延,引起鳞茎感染。孢子囊随雨水降落在土壤中也能侵染鳞茎。在适宜条件下可发生多次再侵染,形成大流行。

凉爽高湿的天气有利于病原菌发育和病害发生。气温l5℃左右,降雨较多时有利于发病。4月中旬至5月上旬(东北地区5~6月份)持续阴雨或经常出现重雾、大雾时,霜霉病可能大流行。地势低洼、大水漫灌、密植和生长不良的地块发病尤重。夏季温度高,发病受抑制。秋季发病程度也与雨量成正相关,灌水不当也诱使发病加重。秋季病重田块,翌年春季发病也重。

大葱霜霉病防治方法在冬季高温多雨或3—4月高温多雨年份常有病害发生,平均气温15℃时,春秋各发生一次病害,尤其在4-5月降雨多时,容易发病。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大葱霜霉病防治方法。 连作、排水不畅、低洼地、阴地等通风不良的地块病害较多。厚播、施肥过多的苗床,由下湿度大,有利于病害发生。病害严重的地块,应停止种植大葱,种子要经过水洗后播种。苗床要稀播,适量施肥。 大葱霜霉病防治方法:农业...【查看详情】

温馨提醒:本网站属于信息交流平台,倡导诚信合作、互惠共赢!为保证您的利益,建议经销商朋友与厂家合作前,认真考察公司资质诚信及综合实力,以免造成损失!

您留言,我回电!帮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产品!

提示:留言后企业会在24小时内与您联系!

免责声明
农资经销商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