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爆农化招商网
  • 会员注册
  • QQ登录
您目前所在位置:病虫害防治 -> 高粱顶腐病
高粱病害防治图谱

高粱顶腐病

发布时间:2015/4/9 18:06:11  浏览次数:5266次

高粱顶腐病,苗期至成株期都可染病。主要为害高粱外,还可侵染玉米、谷子、水稻、小麦、燕麦、薏苡等禾本科植物。为害的部位是顶部叶片。

高粱顶腐病-主要症状

苗期至成株期均可染病。苗期、成株顶部叶片染病表现失绿、畸形、皱褶或扭曲,边缘出现许多横向刀切状缺刻,有的沿主脉一测或两侧的叶组织呈刀削状。病叶上生褐色斑点,严重的顶部4—5片叶的叶尖或整个叶片枯烂。后期叶片短小或残存基部部分组织,呈撕裂状。花序染病穗头短小,轻的部分小花败育,重的整穗不结实。主穗染病早的,造成侧枝发育,形成多头穗,分蘖穗发育不良。

高粱顶腐病-形态特征

在PSA培养基上培养6天菌落粉白色,中央浅紫色,气生菌丝长2~3mm,絮状。小型分生孢子长卵形至拟纺锤形,不串生,多聚集成疏松的假头状粘孢子团。大型分生孢子镰刀形,细直,顶胞渐尖,足胞明显,具2~5个分隔,多3个分隔,2隔者大小20~32.5×2.0~2.8(μm),3隔者5.5~48.8×2.5~3.0(μm)。产孢细胞为内壁芽生瓶梗式产孢,单瓶梗或复瓶梗。培养10~12天后产生大型分生孢子。菌丝上形成厚垣孢子,顶生或侧生,单生或串生,椭圆形或近球形,浅褐色,大小5.2~10×4.8~6.4(μm)。

高粱顶腐病-病原

病原Fusariummoniliformevar.subglutinansWr.&Reink.称亚粘团串珠镰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在PSA培养基上培养6天菌落粉白色,中央浅紫色,气生菌丝长2—3mm,絮状。小型分生孢子长卵形至拟纺锤形,不串生,多聚集成疏松的假头状粘孢子团。大型分生孢子镰刀形,细直,顶胞渐尖,足胞明显,具2—5个分隔,多3个分隔,2隔者大小20一32.5×2.0一2.8(um),3隔者5.5—48.8×2.5—3.0(um)。产孢细胞为内壁芽生瓶梗式产孢,单瓶梗或复瓶梗。培养10—12天后产生大型分生孢子。菌丝上形成厚垣孢子,顶生或侧生,单生或串生,椭圆形或近球形,浅褐色,大小5.2一l0×4.8—6.4(um)。除为害高粱外,还可侵染玉米、谷子、水稻、小麦、燕麦、薏苡等禾本科植物。

高粱顶腐病-传播途径

病菌以菌丝、分生孢子在病株、种子、病残体上及土壤中越冬。翌年苗期、成株期均可染病。

高粱顶腐病-发病条件

发病适温22—28℃。在发病期间降雨多,相对湿度大易加重病情。

高粱顶腐病-物理防治

①实行3—4年以上轮作,减少菌源。

②提倡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等微生物肥料,同时喷施新高脂膜。可减轻发病。

③在孕穗期要喷施壮穗灵,可强化作物生理机能,增强植株对病害的免疫能力,提高授粉、灌浆质量,增加千粒重。

④发病重的地区于发病初期按照植保要求选用针对性药剂加新高脂膜进行防治。

高粱顶腐病-化学防治

发病重的地区于发病初期喷淋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60%防霉宝超微可湿性粉剂600一700倍液、60%甲霉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高粱顶腐病苗期至成株期均可染病。苗期、成株顶部叶片染病表现失绿、畸形、皱褶或扭曲,边缘出现许多横向刀切状缺刻,有的沿主脉一测或两侧的叶组织呈刀削状。病叶上生褐色斑点,严重的顶部4—5片叶的叶尖或整个叶片枯烂。后期叶片短小或残存基部部分组织,呈撕裂状。花序染病穗头短小,轻的部分小花败育,重的整穗不结实。主穗染病早的,造成侧枝发育,形成多头穗,分蘖穗发育不良。 ①实行3—4年以上轮作,减少菌源。...【查看详情】

温馨提醒:本网站属于信息交流平台,倡导诚信合作、互惠共赢!为保证您的利益,建议经销商朋友与厂家合作前,认真考察公司资质诚信及综合实力,以免造成损失!

您留言,我回电!帮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产品!

提示:留言后企业会在24小时内与您联系!

免责声明
农资经销商微信群